1、和順古鎮(zhèn)
和順古鎮(zhèn)位于騰沖縣城以西4公里處,是云南省著名的僑鄉(xiāng),更是茶馬古道重鎮(zhèn)、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古鎮(zhèn)建筑環(huán)山而建,明清時期的祠堂、牌坊、古宅遍布古鎮(zhèn),民國代總理李根源有詩贊和順:絕勝小蘇杭。騰沖有三寶騰宣、騰藥、騰編,在和順圖書館,可以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紙,有興趣可以買一些回去。古鎮(zhèn)內(nèi)的各種小吃,寸氏豆粉、藺大媽松花糕都有著歲月的味道。隨便找個飯館坐下嘗嘗,也不虛此行。
2、和順龍?zhí)?
竹影搖曳,樹影婆娑,倒影在湖水中,一片碧綠。一條窄窄的石橋通向湖心亭,把整座水面裝飾的有模有樣。龍湖的一側(cè)是一塊不大的廣場,廣場上的一棵大樹遮天蔽日,對面,是一對高大的水車,吱吱呀呀的轉(zhuǎn)動著。臨湖就是建于明代崇禎年間的元龍閣,那是一座儒、釋、道三教合一的道觀,整座道觀臨山而建,上到最高處,龍湖的一泓碧水就在腳下。
3、寸氏宗祠
寸氏宗祠又稱寸家祠堂,位于云南省騰沖縣和順古鎮(zhèn),祠堂是漢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,是和順古鎮(zhèn)的標(biāo)志性建筑,也是騰沖寸氏宗族的象征。從內(nèi)到外建有正殿、廂樓、花園、客堂、大廳、二門、大門, 大門外有兩層石月臺,臨門月臺高出鄉(xiāng)前通衢175cm,左右兩邊有石標(biāo)桿,每棵桿上有兩個石斗(為清光緒乙未科進士寸開泰所立)。通衢外又有一個更大的月臺,前有荷池一塘,眼界開擴,風(fēng)景無限。
4、和順圖書館
和順圖書館位于村子正中雙虹橋畔,建于民國13年(公元1924年),館舍為中國傳統(tǒng)的樓房建筑。它背靠依山建房的密集村落,門迎寬闊富饒的和順壩子,兩條小溪從門前穿過,圖書館右側(cè)是益群中學(xué)。圖書館的第一道大門居高臨下,氣宇軒昂,上懸黑底金字大匾:和順圖書館,為鄉(xiāng)人張勵所書。沿階而上為二門,系仿蘇州原東吳大學(xué)門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鐵門,空靈秀美。上有和順圖書館(胡適)、文化之津(李石曾)等匾額題詞。進入天井,則為小花園,正中修剪整齊的黃香木樹圍成一圈,綠樹紅花,春意盎然。過花園即是圖書館主樓。這是一座兩層上下各五格的中式建筑,第二、四格伸出成六角亭。屋架軒敞,柱少梁多,上下均為玻璃窗,室內(nèi)顯得寬敞明亮,四壁著色素雅大方。
5、李氏宗祠
李氏始祖赫師波,明代洪武年間由重慶巴縣隨軍到騰沖戍邊,后居陽溫登。宗祠依山而建,因地勢陡斜,劈山填土,施工極為困難,自民國九年(1920年)破土動工,到民國十四年(1925年)竣工,歷時六年。李氏宗祠以布局宏偉、地勢高峻、視野開闊、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而著稱。進入二門,庭院寬敞,園林清幽,花木扶疏,每當(dāng)春來之時,桃花、梅花、櫻花盛開,姹紫嫣紅。大殿巍峨輝煌,中堂正面神龕中,立有紅底金字“大明從征衛(wèi)所千戶始祖赫師波李公之神位”牌位。兩邊廂樓,臥檐飛角,展翅臨空,宏偉壯觀,廳堂內(nèi)為族人會聚議事,招待賓客之處。春秋祭祀之時,裔孫集聚一堂,煙云繚繞。和順李氏族人遍居海內(nèi)外,一旦回鄉(xiāng),這里也就成為他們的尋根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