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為天,來敦煌,嘆大漠美食
舌尖上的敦煌——不得不說的敦煌十大民間美食
1、長壽堿面
敦煌生長的一種胡楊樹,當?shù)厝朔Q“梧桐樹”。樹上流出的一種能食用的樹液堿,和面的時候加入適量,制作成面條,特點是柔韌勁道,爽口舒胃,面條細長,厚薄均勻,湯汁鮮香,俗稱“堿面”,又叫“臊子面”。人們每當老人過壽、小孩滿月、家人出遠門、正月初七日等都要做上這種長面,象征著人們長壽,稱“長壽堿面”。
2、莫高釀皮
據(jù)敦煌莫高窟藏經(jīng)洞文書記載,在唐代敦煌釀皮子已是市場上熱賣的小吃之一了。當時叫作“冷讓”。敦煌本地方言將“釀(niang)”稱作“釀(rang)”,后演變成今天的釀皮,人稱“莫高釀皮”。
這種傳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,在敦煌人眼里仍是不可或缺的民間小吃。
3、敦煌水餃
餃子古代稱“餛飩或湯角”,又稱“角子”。三國時期,魏國張楫所著《廣雅》一書中,就有反映,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。敦煌文書《張敖撰新集諸家九族尊卑書儀一卷》的《冬至相仰書》中有“空酒餛飩,辛垂過訪”的描述。據(jù)此,餃子在那時已經(jīng)成為敦煌人的日常食品了。
4、驢肉黃面
當?shù)厝藗円泽H肉為副食料、黃面為主食料的一種配套吃法,吃起來美味可口,俗稱“驢肉黃面”。據(jù)傳,來之于唐代敦煌的民間美食,具有補氣養(yǎng)血,保健益神的功效。
5、泡兒油糕
泡兒油糕是甘肅敦煌賓館根據(jù)民間傳統(tǒng)方法創(chuàng)出的一種傳統(tǒng)風味食品,因其色澤黃亮,表面膨松如輕紗,結(jié)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,故而得名。它是由面粉配食糖、豬油、桃仁、芝麻、玫瑰等制成的松糕,酥松香甜,味美可口。
6、羊肉合汁
據(jù)中國《食經(jīng)》記載的“跳丸灸”,就跟今天的敦煌羊肉合制十分相似。上世紀四、五十年代由敦煌“鄭家館子----福盛園”創(chuàng)制,八十年代傳入敦煌賓館。
7、羊肉粉湯
羊肉粉湯是在敦煌民間傳統(tǒng)美食“清粉羊肉”的基礎(chǔ)上,發(fā)展演變而來的,并成為它的替代品。“清粉羊肉”則逐漸失傳了。以佐料馨香,湯汁鮮美,羊肉軟爛,粉條柔勁,深得食家的喜愛。
8、月泉漿水面
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面條。 在敦煌百姓家里,漿水面也是夏季經(jīng)常吃的一種面食。味道酸爽,是預防中暑的佳品。
9、紅柳撥疙瘩
古時敦煌沒有煤炭,為了生火取暖和燒鍋做飯,每家每年必須到戈壁灘刨挖紅柳根枝,俗稱“刨梢子”,用以解決生活燃料。打柴人自帶面粉取現(xiàn)場水和面,用紅柳條撥面下鍋,形如“小魚兒”,人稱“撥疙瘩”。敦煌民間的一種便捷小吃,制作簡單,方便實惠。它是敦煌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,獨創(chuàng)的一種特色小吃,有干拌、燴、炒多種吃法。
10、胡羊燜餅
古代敦煌為少數(shù)民族游牧之地,人們統(tǒng)稱他們?yōu)椤昂恕?。隋唐以來漢文化和胡文化(少數(shù)名族)相融合,成為敦煌飲食文化發(fā)展的典型代表,以胡人的膳食習俗做法而演變得名,煮羊肉和面餅的燜燉相煎,實屬一道敦煌美食,是敦煌特有的民間小吃。
-
4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10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1 回答
-
十一國慶節(jié)上海周邊4日自駕游求推薦合適的路線?
10 個回答 2022-11-13
-
2020年全國有哪些5A景區(qū)向醫(yī)護人員免費開放的?
10 個回答 2020-05-31
-
2020年5月去新疆自駕游會被隔離嗎?
8 個回答 2020-05-17
-
自駕游從北京出發(fā)方向是北京--山東--江蘇--杭州,行程6天,求推薦路線和地點,
6 個回答 2019-05-14
-
襄陽到南漳春秋寨景區(qū)一天時間夠玩嗎
6 個回答 2020-05-14